以下选书标准中有关适合年龄的建议仅供参考,请牢记“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一本书中都可能包含着多重的信息,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从这一点上,
我们宁愿把这里列举的适合年龄看作下限,比如推荐给1-3岁孩子的书,可以视为在一般情况下1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读的书,换句话说,5岁的孩子来读,也大致是适合的。在阅读的启蒙中,有一个这样的原则:不必担心读物的简单,只要孩子喜爱读就行。
虽然选书要以孩子为主体,但无论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选书,家长都应该把好质量关,特别留意下面的几个问题:
1、出版社。
目前的童书市场,图书质量良莠不齐,比如一本《幼儿版唐诗三百首》就有数十种版本。在无法细致判断优劣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老牌、正牌出版社出版的书。
2、制作质量。
童书的封皮、装帧、包装,直到书内的插图、文字排版、校对,都是需要精心设计的事情,但有时这些问题被出版者疏忽,导致质量的问题。在选书的时候应该在比较中提升经验,不要过分追求廉价或折扣。
3、版本。
超过版权保护期的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常常会遇到多种版本的选择。在选择时要分清原著还是改写,引进版还是抄袭版,正式的翻译版还是拼装的编译版,等等。有的出版商往往利用选购者在这方面常识的缺乏而“挂羊头,卖狗肉”。
4、语言。
童书的语言本应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更注重适合儿童的发展心理特征。但是由于创作者、翻译者、编辑的水平,或单纯的求利冲动,不少标榜的童书在语言上并不真正适合孩子阅读,特别是不太适合大人为孩子直接读。因此在选购时,不要过于盲目,要对作者、译者多一些留意,选择值得信赖的作品。
5、广告和出版说明。
不要被广告中那些夸张的用语诱惑,煽动性的童书广告往往会利用家长焦急的功利心理,
夸大图书的用途和功效。请多注意出版说明中比较实在的说法。如果对图书的版本来历、内容制作本身都语焉不详的,一定要慎重考虑。
0-1岁成长书架
在婴儿的最初四个月,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大人读什么书都没问题,只要是自己特别喜爱的,能够在读的时候充满爱怜与温情。相比之下,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的读物是首选。当孩子渐渐大起来,他会努力在各种事物中建立联系,颜色鲜明、图画清晰的卡片或书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大人在给孩子指认的同时发出声音来,
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这种关联。在1岁以前,大多数孩子还不会说话,我们可以选择能对他的视觉和听觉产生深刻而且美好印象的读物,可以是卡片、认物画册、玩具书,也可以是CD、VCD。在语言上,最好能选择有韵律的文字,比如简单的童谣、儿歌、儿童歌曲、唐诗等等。
如果选择图画书,务必选择线条简朴的,颜色需要是和谐的,并不一定要鲜艳。颜色也可以非常简单的,甚至可以是黑白的。
在这个阶段,着重培养孩子听和关注的习惯,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在建立这些关联的同时获得美好的感受。
1-3岁成长书架
这是孩子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起步阶段。多数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拥有第一本自己可以翻阅的书。孩子的第一本书,语言应该非常简单的,可以没有文字;插画应该非常丰富,最好是图画书;内容应该是故事性的,可以是贴近生活的,也可以是幻想的,但应该有想象力。贴近生活的认知卡片和读物也不错。也有家长热衷于给这个阶段的孩子选择百科认知的画册,甚至是科普读物,其实帮助不大,这方面的认知到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去接触会更有意义。
选择图画书,要特别留意逐渐适应孩子接受能力的发展。通常在两岁以前,孩子对故事的线索、结构和意义不甚明白,选择情节复杂的故事(哪怕是经典童话),孩子也会感到相当的困惑。注意观察孩子对书的反应,慢慢来。
图画书的形式,不是越精美越好,大人看画是欣赏的角度,孩子读画却是在读故事。图画的叙事能力是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和谐仍然是颜色和线条的最高标准,“颜色一定要鲜艳”、“形象一定要可爱”的要求完全是误解,关键是要符合故事的需要。有许多经典的图画书,颜色并不那么鲜艳,形象也未必特别可爱,至少并不可爱的角色,在形象上一定是不可爱的。孩子对图画的理解能力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千万不要低估。
为孩子选择书,尽可能选择图画幅面相对开阔,字体偏大,阅读舒适感强的。在有选择的情形下,最好不要选纯粹电脑制作的图画。
3-5岁成长书架
选择图画书,可以参考前面介绍的标准。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渐渐对故事的复杂性要求提高,不太复杂的经典童话、寓言、传说,渐渐都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多选一些单独成篇的图画故事,因为它们特别适合亲子共读。选择宜求精,不必过分求多,
孩子即使反反复复听或读一本图画故事书,也是会受益无穷的。
在这个阶段,应该鼓励孩子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在读书的兴趣和取向方面,孩子深受大人的影响。大人一方面应该选择自己真心喜爱的书,一方面也应该适当控制,不要让自己的趣味过多地限制孩子的发展。在很多时候,大人说“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某种类型的书”,往往真正不喜欢的是大人自己。
许多大人会在这个阶段加大培养孩子认字的“力度”。实际上,阅读起步得较早的孩子会自然表现出对识字的一定兴趣。适当选择辅助识字的读物也是有益的,
但请一定记住,相对培养阅读兴趣而言,识字是次要的事情。不要把图画故事书当作识字练习册,更不要让识字取代了阅读。
这个阶段也是拓展孩子阅读领域的好机会,可以捕捉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适时提供延伸阅读的素材。比如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科普故事、知识性读物,帮助解决孩子的诸多“为什么”,刺激他更多的观察和探索。选择知识性读物,切忌片面追求大而全,应该着重考虑趣味性、合理性,而且应当是富于想象力的,最好还应该有较好的文学性。
学龄前成长书架
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字,但无论孩子识字或不识字,都不要放弃和孩子一起享受共读的快乐。有关图画书和其他读物的选择标准可以参见前面的介绍。
为学龄前到小学中低年龄的孩子选择适合独立阅读的读物时,可以着重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图书的形式。这本书看上去是否可以舒适地阅读?字体、排版是否宽松?是否有拼音(视乎孩子是否学习拼音)?是否有容易让人亲近的插图(如果是图画书当然最好)?书是否太厚、太长?较长的故事,是否有一段一段地断开?
2、图书的内容。这本书的内容是否超出了孩子现有的理解程度?文字和词汇是否太深、太难?不要总是试图挑战孩子的能力,那会阻却孩子的阅读热情。
3、图书的亲和力。孩子是否会喜欢这本书?
阅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阅读问题上他有“一票否决权”,即使在大人看来孩子非常应该读的书,他如果不喜欢,读了也没有益处。
在可以选择的情形下,应该鼓励孩子直接阅读原著,不必选择那些所谓的名著“缩改本”
。在孩子的阅读世界里,有一个非常丰富而且迷人的儿童文学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一点也不逊色于大人阅读世界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必总是盯着那些大人世界的经典作品。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孩子的听觉词汇量一般远远大于视觉词汇量。一般来说,八九岁孩子自己才能读懂的书,读给五六岁的孩子听,通常都能被接受。因此如果能坚持读书给孩子听的话,可以选择稍大一点孩子适合读的书。
小学低段成长书架
目前小学语文教育通常在一、二年级主攻识字,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上千字的识字量。大人在孩子的这个阶段常犯的错误是:往往误将识字量与阅读能力等同起来。如果一本书中绝大多数字孩子都认识,那么大人认为孩子肯定能轻松地读懂。实际上并非如此。
独立阅读是一项需要培养的技能,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大人如果还葆有童年的回忆,应该能记起自己在学习阅读之初是如何磕磕碰碰过来的。通过阅读去了解意义,并不是让认识的字排列在一起就能实现的。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阅读的动力,如提供足以引起孩子兴趣的书,大人与孩子共同聊书,为孩子做一个阅读记录,适时给予鼓励甚至物质奖励。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停止为孩子大声读书。
小学中段成长书架
这个阶段可能是孩子阅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有些孩子经过这个阶段的稳步发展,渐渐成为嗜书的书迷,在不久的将来,逐渐达到接近成人阅读者的熟练程度;还有些孩子却会始终徘徊在阅读的起步阶段,或者渐渐与书疏远,如果将来没有很好的机遇,将可能一直对阅读不抱什么好感。
孩子与故事天生亲近,他们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孩子们发现书中有好玩的故事,
有很多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识,他们会乐意亲近书的。但是问题在于,对于缺乏经验的入门读者,通过书去探索的动力相对还比较弱,因为这种探索必须很主动,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且还需要良好的经验作支持。
小学高段成长书架
如果孩子还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阅读偏好,请先参考前页有关“小学中段”的建议。
如果孩子已经累积了相当的阅读经验,并且也相当喜爱阅读的话,在这个阶段通常会表现出某种独特的阅读个性,比如说偏爱读某种类型的书,偏爱读某位作家的书,偏爱读某一主题的书。在这个阶段,大人需要注意一方面帮助孩子开展基于主题的拓展阅读,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拓展阅读的兴趣面。
在每一个主题、每一种类型中,都有特别优秀的作品,也有一般性的读物孩子喜欢什么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去发现这个领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这需要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给予指点,也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专题性的图书资源。大人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搜寻导读资源的方法,如利用互联网搜索,或者借助红泥巴读书俱乐部提供的信息;同时,最好在这个阶段就能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使用图书馆。
拓展阅读的兴趣面与对某一主题的兴趣专注之间并不存在矛盾。知识与知识是相通的,从每一个领域出发钻研到深处,就会发现与其他领域的大量关联点。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应当知道把孩子引向更广泛领域的时机与合适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