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儿童阅读周暨第二届中国童书博览会上,绘本、科普、动漫等上万种图书集体亮相。然而,面对种类繁多、参差不齐的儿童读物,诸多家长感慨:儿童读物,想说爱你不容易。
北京市民李凯带着三年级的儿子在书展现场转悠了大半天后,仍然两手空空。
“儿子喜欢看一些科幻、科普类的儿童读物,我们在现场看了一圈后,基本上这类的图书以外文原版引进为主。孩子这个英文水平看这类书籍比较吃力。”李凯说。
在图书展览会现场购书的家长李娜表示,她和大部分家长一样,面对儿童读物有“选择困难症”:给孩子买文学经典,还是校园青春?买中文还是英文?儿童书的故事是否符合逻辑?……
“我曾经为儿子买过一些书,他自己阅读的时候,找出了书中出现的拼音差错。这让我非常吃惊和汗颜。”李娜说。
现在,为了保险起见,李娜在买书前,会先上网参照书评,购买回来后,自己先阅读一遍,再给孩子。
据“东方大数据”提供的《2015少儿出版阅读现状与未来趋势》显示,近10年间,少儿图书市场以年均10%的增幅增长,童书已然跃升为图书市场的领跑者,在中国畅销书的前100位中,童书超过一半。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陈效东认为,过去十多年,中国童书经历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优秀作品。但在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文学出版繁荣发展的背后,受市场和利益的驱动,存在不少问题。
家长和孩子正在童书博览会上阅读。 新华社记者付敏摄
“一本书在市场上 走红 了,马上会有一批书跟进,有的连书名、封面都相差无几;有的作者或工作室一年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书。还有争抢作家、版权混乱、编校差错、库存过大等。”陈效东说,“这不但毒害了少年儿童,还不利于儿童出版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童书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出版社、书店、作家等多方努力。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孙慧阳表示,近年来,无论引进或原创作品,童书市场丰富的供给让“好书挑着读”成为现实,但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筛选的成本。
前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认为,作家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尤为重大,“我们应当不断发掘新人,鼓励、尊重原创,给原创作品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儿童文学的创作不断代,市场才能持久繁荣。”
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金波表示,儿童作家要讲究题材,贴合生活实际和时代发展,创作出有趣、有益、有用的儿童图书。
“我们的儿童出版物要具备多种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还有其他多种功能,这样才能为现在的家长和孩子喜欢,才能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要。”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