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流通领域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数据显示,10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1%。在不合格名单中,不乏知名品牌。更值得注意的是,四批次童装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服装常被人们称为人体的“第二皮肤”,当婴幼儿穿着安全合格的服装时,可以给婴幼儿提供保护,但如果婴幼儿服装本身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时,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可目前,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商品合格率不高早已不是新闻,儿童身上所穿的所谓童装,不少是“毒童装”。
“毒童装”为何长期存在?首先肯定是商家为图婴幼儿服装“卖相”,更多地赚取消费者的钱而不顾儿童及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但根本问题在于监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看到一家涉事企业,因制作不合格童装受到处罚,甚至对不合格童装实施召回的企业都没有发现。
如何能让我们的儿童们能穿身“安全服”?肯定不能只靠家长们“慧眼识毒”,想想,再怎么有慧眼,“毒童装”多了也会使家长们防不胜防。也不能只抽查了之,唯一办法是让标准硬起来,让监管强起来,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其二是对于不合格产品要实施召回制,不能这厢“不合格”,那厢仍摆上市场上卖。再就是对生产“毒童装”企业要处罚,比如罚款,比如设为“黑企业”等。只要监管长期坚持做到了这几层,“安全服”的时期也就快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