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卡丁、博仕屋、哆啦A梦、琪尔特等本土企业纷纷推出品牌专场订货会,与以往不同的是,宝宝鞋成为不少企业主推的新产品,从涉及的企业数量和供应链配套情况看,经过4年的发展,宝宝鞋或将成本土童企的标配品类。
而在业界看来,除了宝宝鞋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外,借助宝宝鞋切入小童市场则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宝宝鞋异军突起 或成童企标配
所谓宝宝鞋定义在0~3岁,码段不大于20码,是专门为爬行或者学习走路的婴童们设计开发的鞋品。早几年,在晋江,大部分童鞋品牌都把自己的品牌定位在中大童区间,涉足宝宝鞋产品线的品牌屈指可数,而专业定位宝宝鞋的几乎没有。
记者走访企业发现,早在4年前便有贝贝童、永高人等少数几家企业试水宝宝鞋,但该品类在晋江童企中始终不温不火。4年后的今天,宝宝鞋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被企业视为重点项目和重点品类寻求发展。
“前不久,我们刚刚拿下好孩子的品牌授权,主要用于生产0~6岁宝宝和小朋友的鞋子。”这是泰莱士总经理陈琳继拿下“托马斯和朋友”品牌授权后的又一大动作。陈琳表示,“利用不同品牌授权的特点,打造差异化童鞋品类的知名度,是公司多品牌战略的部署。”
主攻电商渠道的泰莱士借助授权切入小童市场,此种做法在电商渠道早已不新奇。记者从天猫平台发现,除了巴拉巴拉、安踏、三六一度等传统品牌外,康贝、英氏等进入宝宝鞋领域的网络品牌不下百家。
在网络品牌“跑马圈地”的当下,传统线下品牌也在纷纷上马宝宝鞋项目。
一向以大童产品为主核心的卡丁,在其2017春夏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价格亲民的“健康婴儿鞋系列”产品。卡丁品牌经理杨聪明表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宝宝用品的消费将成为一个大市场,宝宝鞋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以宝宝鞋切入小童领域,有助于卡丁打造闭环产品链,真正从宝宝开始,呵护中国儿童健康成长。”
无独有偶,ABC、巴布豆、博士屋、开心米奇等本土品牌纷纷上马宝宝鞋项目。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大多数童鞋企业来说,宝宝鞋是片全新的蓝海、是全新的市场增长点。近几年,童鞋市场出现疲软,大家希望借助功能性产品刺激市场,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粉丝粘度。
品牌企业对宝宝鞋热度不减,配套供应链企业也紧跟其上。“只要给样品,我们就可以生产。”陈埭一家配套生产商丁总告诉记者,现在陈埭配套生产宝宝鞋的企业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相比其他品类童鞋的代工利润,宝宝鞋的代工生产利润还是比较高的,一般可以达到20%左右。
市场趋于成熟 高利润成核心驱动
4年前,原先试水宝宝鞋的企业,有些已经不在了,有些则把该项目作为边缘项目。4年后的今天,缘何本土童企纷纷上马宝宝鞋?
早几年,消费者对于宝宝鞋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整个市场认知和体量尚未形成。4年后,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及网络渠道、代购、跨境电商的火爆,源自于欧美、日本等关于宝宝鞋的概念逐渐养成。再加之,“全面二孩”政策的出现,让宝宝鞋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以现状来看,宝宝鞋尚属于蓝海阶段。”陈琳指出,早几年,宝宝鞋的消费习惯尚未养成,即便企业有渠道资源,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做品类教育,但一般很少企业会去做。相反,当下妈妈们都有意识要为0~3岁的宝宝买鞋子,一旦妈妈们认可了一个品牌,复购率和粘度都比较高。此外,相比中大童领域几十年的发展,宝宝鞋品类刚刚兴起,市场空间尚有,竞争也没有那么大,可获取的空间利润也比较高。
除了能够满足消费者诉求外,宝宝鞋对于童鞋企业来说也有发展的战略意义。如今,越来越多的成人运动品牌陆续进入童鞋市场,使得童鞋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对于一些渠道基础薄弱、产品本身没有说服力的童鞋企业来说,它们的市场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因此,诸多童鞋企业试图通过产品线延伸来错开直接竞争,开始往中小童产品上发力。而宝宝鞋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小童市场,如果能够加以利用,那么,将有可能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谈及利润,一位童鞋领域的资深行家张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市面上宝宝鞋的售价大致在90元,在晋江的制造成本大约20元,售卖一双宝宝鞋,企业可获取的利润大致在2~3倍。同样售卖一双等价的大童童鞋,制造成本大约在30元,售卖一双最多可获得1~2倍的利润。张先生特别指出,在同等资源的投入下,大童的转化率远远低于宝宝鞋。
“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高利润空间的宝宝鞋有望成为童企标配,更会掀起一股扎堆造牌的潮流。”上述人士表示。
晋江宝宝鞋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也助推了此波的发展。早几年,宝宝鞋的整个制造配套并不完善,在晋江做起来的成本普遍偏高,但价格又卖不上去。事实上,不只是对柔软度有要求,宝宝鞋对楦型、材质也有要求,整体质量要求高,而所有生产工序又都一样,因此,较其他品类的鞋子利润低。
丁总指出,晋江在制鞋领域拥有很强的产业链优势,什么鞋子好卖,分分钟就有办法把生产流水线改造出来。现在,陈埭有不少企业可以生产宝宝鞋,配套的辅料也都可以跟得上,制造成本与品质和江浙(最早的宝宝鞋生产基地)相差无几。
尚属发展初期 行业规范待提高
宝宝鞋的前景似乎很是光明,但尚属于发展初期,市场的规范性问题也是难以忽视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一套市场认定的严格的检验标准,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
业内人士向记者爆料,市面上的宝宝鞋大多数只能称其为鞋,真正意义上谈及的噱头很多是“华而不实”。无非就是鞋底比较软,鞋面更多采取透气性较好的面料,有多少科技和技术含量还有待考究。
本土一家制作宝宝鞋的老板向记者透露,宝宝鞋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与中大童鞋子不同,宝宝鞋更加强调功能性,然而在如此短的时间范围内,企业的研发和设计难以跟上。“我们只能尽量把鞋子的品质做好,主要在鞋底和面料上,至于其他功能都是互相模仿,还有不少会去套机能鞋的概念。”
上述企业观点,记者也从天猫商家处看出了端倪。记者发现,天猫平台上,不同商家对于宝宝鞋的炒作点不同。有不少商家推出宝宝机能鞋概念,有些标榜力学助步设计,也有不少商家打着欧美权威机构认证等资质。
作为外行人,不少妈妈表示困惑。家住清濛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宝宝鞋的种类太多了,一般都是挑品牌比较好的产品买,只要宝宝穿着舒服,其余的卖点也很难看得出来。
“真正的宝宝鞋并不比一般童鞋,而是属于功能性较强的产品,这就要求生产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较高的生产水准,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发挥其价值作用,这对于很多童鞋生产商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因此,有的生产商为了能够赶上这波潮流、抓住这个时机,在市场还没有完全规范的情况下,趁机把不十分成熟的产品打着宝宝功能鞋等名号投产销售,而宝宝鞋在国内市场尚属新产品,很多消费者不甚了解,很容易就被误导和欺骗。如此一来,不仅扰乱了原本就不够完善的宝宝鞋市场,给有心研发的企业带来压力,而且会使得消费者对宝宝鞋的效用产生怀疑。”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即便这个品类问题很多,但仍有不少企业怀抱希望,在丁总看来,晋江在制鞋领域拥有几十年的沉淀,在中大童领域的科研和创新方面也一直领先于行业,宝宝鞋假以时日也会慢慢出现高品质鞋子。毕竟在这么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都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树立自身产品的差异化,以便于赢得消费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