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发展和两孩时代的开启,加剧了年轻父母的育儿焦虑。社会调查中心对1999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5%的受访家长认为早教很有必要。不管学什么,92.1%的受访家长都拒绝“放羊”式培养。早教已经成为潮流。(10-21海峡导报)
早教市场火爆并非两孩时代的开启,才加剧了年轻父母的育儿焦虑,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焦虑了。乱象背后固然有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0-3岁婴幼儿教学大纲的原因,更有国内尚无早教教师的专业资格认证的因素,但从“火爆”、“乱象”而言,其背后更有“钱多人傻”的成分。
说早教火爆乱象背后是“钱多人傻”,既不是想搅黄谁的生意,更不是不承认早教。
说“钱多”是因为多数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理念指导下,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就会不遗余力咬牙坚持。这里边不仅是为孩子的问题,还有“面子”的问题,“觉得别的孩子学了我的孩子不学,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将早教当做了一种时尚。
当然早教火爆乱象背后“人傻”最重要,说傻其实就是对早教的一种迷信,是误将早教当做了“早期智力开发”,并认为花了钱就能有人替自己把孩子开发好。当然一些早教也是这样鼓吹的,说什么孩子从3个月就可以“上课”了,甚至可以追溯到怀孕起,并且强调孩子越早接触早教就越聪明,甚至还许诺,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上不同的课程。实际情况不仅没有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分别教育,而且就是一个“大杂烩”,“看着课程貌似分得很细,来了孩子都往一个‘筐’里装。”甚至所谓的早教就是实际意义的“陪聊”,据2013-05-14山东商报,在老师拿着一堆玩具费力的引导下,胡女士的儿子爬了一段,然后就坐在原地玩起了玩具,没过多久,孩子就伸着小手让妈妈抱,胡女士赶忙将他搂在怀里,哄了一会儿就睡着了。接下来,老师就一直在和胡女士聊天。
而且早教也并非一些人吹的那么神乎,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曾做过一项实验,选中两组孩子,一组从3个月大时接受早教,另一组则不接受。15个月后,他们测试发现,接受早教的孩子平均智商比后者高出15点。然而,这一组孩子在进入小学四年级时,就逐渐丧失了优势,而另一组接受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已赶了上来。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董旭花教授曾表示,“早教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非要上课才行,对3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的爱更重要。”
因此,早教火爆的背后与其说是父母的焦虑,不如说是对早教经验的缺失,对此笔者认为,14周岁踏入复旦大学校园的肖宇鹤父亲的“低成本育儿经”,就比较有借鉴意义。
不仅肖宇鹤没有怎么接受早教,而且读小学是家门口的一所普通的小学,这一点与大多数高考“状元”并没有赢在起跑线是一致的,据2015年07月17日《中国青年报》,据澎湃新闻统计,今年全国21省(市)的29名省(市)状元(文科13名,理科16名)中,93.1%上的是普通幼儿园,72.4%上的是普通小学,41。3%上的是普通初中。
肖爸爸而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当做了生动的教科书。“小时候带他一起剥豆子,发现有的豆荚里只有1粒豆,有的有3粒甚至更多,为什么?还有,地铁怎么交叉会车?地铁车厢如何通风?……我们会一起去查书找答案。”发现儿子对于数学很有兴趣,他和爱人就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给他找各种关于数学的书籍,“基本都是按照他的兴趣走,比如他爱听故事,就不停地给他讲故事;他爱下棋,就陪着他下各种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教,与其花钱找别人替自己开发智力,求人不如求己。
早教市场钱竟(前景)广阔,火爆背后的乱象当然需要有关部门规范,但作为父母不迷信,不跟风,对孩子施行早教,父母先行至关重要,你“钱多人傻”早教怎能不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