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给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千篇一律的化妆品专柜、杂乱的陈列和同质化严重的商铺,直到美国奢侈品百货 Saks Fifth Avenue开了一家被媒体形容为“博物馆”的新店。
在这家被称作“概念店”的Saks Downtown里,有精心的陈列和每月更换的各种新潮品牌。那些在传统百货商场里难以被接纳的小众设计,统统都可以在这里一见。为了弥补百货公司在餐饮上的弱势,Saks Fifth Avenue还加入了“Power lunch”,补充能量,但同时专心购物。此外,购物之余,商场还为顾客提供个人形象咨询和快速美容等业务。
开在奢侈品百货Saks Fifth Avenue 里的Saks Downtown。
百货缺流量,书店也来凑热闹。钟书阁在上海芮欧百货内开了一家炫酷的书店。在这家以上海都市为主题的书店里,有像公园长椅的凳子和路灯模样的光线,以便营造一个夜晚公园的气氛。曲折的走廊,犹如城市里的小弄堂,而地上的斑马线指引行走路径,犹如散步在都市的大道上。主题书店吸引来的客流,可以在奢侈品百货购物,同时在书店的咖啡店小憩。
上海钟书阁书店。
吸引客流的方式有很多,百货公司和经典戏剧,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组合,有时候也可以令人出其不意。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英国百货公司Selfridges在它伦敦牛津街的店内搭建了一个小剧场。这家名为Refashioned Theatre 的小剧院位于百货公司的负一层,可容纳百名左右观众。
这家在百货公司里的剧院,不仅上演莎翁的喜剧,还生产了一条衍生的消费链。化妆品品牌MAC来了,为演员提供化妆品;时装设计师们也来了,设计一次性的演出服,并顺便装饰了 Selfridges 在伦敦街上的橱窗;然后观众们也来了,因为剧院后台对外开放可供参观。
在这里,为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设计戏服的Christopher Kane,在角色服装里加入即将发布的秋季新品时装的同种元素,免费做了个宣传。和上演剧作同步销售的,是百货里“和莎翁剧中人物匹配的10款香水”以及和剧作相关的的电子数字产品。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被消费的莎翁,书店和服装博物馆,都是体验式百货的几出热热闹闹的好戏。然而,那些被这些噱头吸引来的客流,究竟能实际上给百货带来多大程度的营收回报,则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