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欧盟和美国共计通报和召回我国不合格消费品1153起,其中,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共发布1007起产品通报,涉及我国出口不合格消费品543起,占欧盟通报总数的53.92%;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召回产品146起,其中召回我国产品65批,占其召回总量的44.52%,我国生产的消费品成为欧美国家通报和召回的主流。
通报涉及产品类别更加广泛。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欧美的玩具、电子电器、纺织服装、打火机、建筑产品和机动车辆等共计31种类别的产品被通报,与去年同期相比,通报产品类别增加了雷射指示器、燃气设备及配件和文具类等。其中,欧盟通报最多的是玩具,共计278起,占欧盟对我国通报总数的51.20%,已连续4年居欧盟通报我国各产品之首。美国对我召回最多的是电子电器产品,共22起,占美国对我国召回总数的33.84%。
各类技术法规对出口影响大。近年来,欧美国家和地区频频通过各类技术法规对我国产品出口设置障碍,为此我国企业需支付高额检测费和认证费,并频频遭到通报。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产品因违反欧盟70余项法规和指令被通报,其中共213批出口产品违反欧盟玩具安全指令,占欧盟通报我国产品总数的39.23%;101批出口产品违反欧盟低压电器指令,占比18.6%。此外,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个人防护用品指令、机械指令、欧盟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和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指令(ROHS)也对我国产品出口欧盟产生重要影响。我国输美产品因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包装、标签等违反《美国消费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遭通报情况较为突出。
人身安全隐患是欧美关注点。从欧盟通报情况分析,因出口产品可能对人体造成割伤、听力损伤、触电、窒息和烧伤等直接伤害引起的通报共405起,占比高达74.58%,化学危害、环境污染及微生物危害等其他危害占比仅25.42%。从美国召回情况来看,涉及中国的65起召回案例中,除1起因化学危害被召回外,其余64起均与人身直接伤害有关。
大多数产品被采取强制措施。针对被通报商品,欧盟一般采取风险警示、召回、强制撤出市场、禁止销售、拒绝入境和销毁等处理措施。从今年上半年对华通报情况来看,欧盟成员国主管机构采取强制措施531起,占比97.8%,较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采取强制性撤出市场、召回、销毁等485起,占比89.3%;欧盟海关拒绝入境47起,占比8.66%。采取发布风险警示等其他措施的仅9起,占比1.66%。美国对不合格产品则全部采取了强制召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