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超过2.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6.6%。伴随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实施,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第四次婴儿潮,价值万亿的母婴市场将全面进入高增速时代。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端童装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童装行业零售额约为1290亿,增长率约为11%,据此估计,2017年我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左右,到2020年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
童装品牌同质化严重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比如信息沟通扩散快,品牌推广容易,资源可大批量高效率共享等。然而,过度开放的市场却也带来了行业“同质化严重”的危机。以童装批发行业为例,单单是深圳、广州两个城市就有大大小小童装批发品牌不下千个,竞争何其激烈?
“脱颖而出”,已经成为童装批发品牌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标。虽然童装市场前景广、份额大、市场需求逐步提升,但大批“无质量、无保障、无知名度”三无品牌的诞生,让行业变得供大于求,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市场信任度也逐渐降低。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多年来童装总是忽视发展良机且产品持续同质化,这曾是一个着眼于质量却无关时尚的扎堆市场,当下,该市场被两大阵营占领:一方面是独立童装品牌本身;另一方面是同时做男装与女装的品牌,并通过他们的渠道分销童装,因此他们常常在自家精品店中将所有种类混合销售。
难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
目前童装同质化严重,除了由成人装延伸出来的一些有特定风格的童装或者专门针对某一细分年龄段的服饰之外,大多数品牌形象和目标人群都不够突出。Technavio 2016 年发布的一份全球童装市场调查报告也显示:人们在童装上花的钱越来越多,但消费者们对童装要求比以前更加多元化。
同质化竞争是目前童装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新生代父母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推崇童装的设计感、时尚性、个性化;但童装市场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同质化原因分析
1、款式设计
国内的童装设计师过于缺乏,设计款式抄袭也很严重。小编来发表一下看法,比如前不久参加了英氏婴童与天猫合作的发布会,了解到了英氏童装的设计师xxx,目测本人应该也是没有孩子的,很年轻,虽然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从儿童的童心出发,但是款式还是不能根据儿童的需要来设计。
比如男童穿拉链会有危险,但是拉链裤仍然很多。所以说明不是缺乏有设计水平的设计师,而是缺乏特别了解儿童各方面的专业设计师。
2、材料
材料大多都相同,纤维、纯棉等等,但是反观国外,会有一些人群来想着如何设计出更适合儿童的衣服,比如今年出的那款可伸缩童装,由英国伦敦的设计师瑞恩亚新设计出来的,就是思考儿童成长衣服更换得太快这个问题而设计的。
3、缺少单独的童装线
同一个工厂生产N个童装品牌,这个是在国内很普遍的现象。应该说这个现象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因为品牌实在是太多了,而没有那么多做工厂生产线的钱。为什么童装质量问题会有那么多,这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
4、大部分为成人款缩小版
其实这个也无可厚非,但是太多都是成人款缩小版就不能脱颖而出了,并且没有儿童该有的特色,很多童装都是女装品牌加码过来的,这个现象也是太普遍。
如何寻求突破口
1、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来设计童装
多去了解这个市场,多采访妈妈级需要购买什么样的衣服给孩子,不管是从材质还是款式上。
2、在时尚的同时保持儿童该有的童真色彩
追求时尚的设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盲目追随国际服装潮流,而更多的应该思考怎么嫁接到儿童服装上面。经常举行一些童装设计大赛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比如上海举办的2017 Cool Kids Fashion这种大赛活动。保持童真色彩需要用心去做品牌,这个还是很多品牌没有做到的。
3、对年龄段更加细分
儿童成长速度很快,但是每个年龄阶段同样也是有很多需求的,很多童装品牌就是0到3岁,12岁以上,并没有说有一个十分详细的年龄段分类童装,所以这个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4、在生产线上下功夫
既然多数童装品牌做不到设立单独的童装生产线,那就要在工厂生产线上多下功夫了,认真检查与规划,严谨态度来做童装。国内无论什么产品品牌,严谨态度真的是很少在做的。
之前说过的奶粉举例,惠氏与中国的奶粉品牌合作开工厂(并不接受广告嫌疑,小编也不了解惠氏奶粉好不好),国内奶粉大佬去视察的时候,才发现,在严谨态度这点上,我们还真的比不上老外,中国大部分人都讲究个“差不多”,在这点上,很多产品品牌都能体现出来。
5、做好品牌,更多学习国外品牌做品牌的能力与技巧
我们需要一个学习态度,做好一个品牌并不是自己做自己的就能做好,国内做的好的可以学习,国外大牌值得学习的地方更是极多,能力与技巧都需要我们做童装品牌的去深入了解与学习。任何一个方面你缺少了解,你都做不好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