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由于童装产业特殊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集群现象,集群是非常有优势的一种现象。今天童装观察由点及面,带大家了解两个知名的童装小城,看看它们是怎么在历史的洪流中淘到金子的。
织里的前世今生
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与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几大城市相距均在一二百公里左右。织里镇先后进行了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现在的织里镇由原织里、晟舍、太湖、轧村、漾西5个乡镇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35.8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总人口30多万人,其中本地常住人口1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超20万人。外来人口远超本地人口,说明织里是一个非常包容和发达的小镇,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的加入。
作为传统名镇的织里,在全中国的新常态下,作为全国著名产业集群,中国童装名镇,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织里童装的转型之路
随着高端化越来越成为趋势,织里童装给人的传统印象“质地价廉”亟需改变。织里童装镇在几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努力将织里打造成为高品质时尚童装的新名镇,让织里童装摆脱传统低端制造的印象,成为全新的时尚流行童装产业集群。
即墨针织产业的历史
针织服装是即墨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全国三大童装生产基地之一,2016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童装名城”称号。
作为即墨童装的最早标志性物件,虎头鞋、虎头帽流传于移风店镇大沽河畔,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2007年,虎头鞋、虎头帽被评为青岛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即墨童装最早的历史源头。经过上千年的不断演变,即墨童装的基因开始爆发式发展壮大。37年前即墨出现“服装专业村” 。
随着服装生产个体户迅速增加,1980年年底,工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上千户。初步呈现以大信村乡童装、即墨镇青年装、留村乡针织品为主体的三大生产基地。大信童装基地,以村联村、户联户的形式,辐射带动全镇17个村庄,形成1000余户、5000多人从事童装生产经营的规模。
即墨成功路上做的那些事
商贸产业为童装提供原动力。即墨童装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原料产地、发达的纺织工业以及即墨市委、市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随着针织行业的转型升级、二孩政策的放开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即墨本地原本依托外单针织发展起来的企业加入到童装行业的大军中,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强大的产业规模、众多高技能的产业工人,使产业迅速扩大,成为继广东佛山地区、浙江湖州地区之后的全国第三大童装生产基地,扩大了即墨童装影响力。
即墨选择以针织面料为主的童装产业为突破口,为加快童装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即墨市自去年起每年设立6000万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推动一批目前增长缓慢但有发展潜力的童装企业加快发展。童装产业的发展同步带动了全市针织面料、棉纱、织布、刺绣等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
目前即墨拥有童装电商经营企业达1.2万家,年可实现网络销售60余亿元。即墨童装成为全国首批入驻淘宝“中国质造”平台的产业带,即墨童装发展迎来了机遇期。为充分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促进即墨童装行业的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即墨有关部门联合专业品牌策划管理机构启动了“即墨童装”区域品牌的策划设计工作。
即墨大力发展电商和“出海”业务
阿里巴巴研究中心2016年发布的全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显示,即墨电子商务发展综合实力已跃居山东省首位。
一直以来,即墨童装产业集体“出海”,弥补了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短板,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童装品牌,持续推动即墨童装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壮大。
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电商卖家群以及28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正迅速向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电商产业迎来全面爆发期。但这些电商主要分布在即墨服装市场周边的工业园、村庄、居民小区,各自单打独斗,发展处于散乱状态,缺乏仓储物流、创新设计、人才培训等配套,缺少政府的统一规划牵引,亟需进行整合发展。
即墨童装名城继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即墨市场商贸业与纺织服装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期,仍面临着诸多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缺乏服装设计师资源;二是缺乏IP产业孵化平台;三是缺乏B2b等平台公司;四是缺乏服装展示场所;五是仓储物流配套不完善;六是缺少电商产业聚集区。”即墨国际商贸城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永军说,通过走访调研童装代表企业、商户及中小电商B2C公司,企业均提出设计师资源不足、线上销售渠道较少、物流成本高、人才缺乏等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痛点,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能够针对痛点帮助企业和商户解决现实问题。
不管是织里还是即墨,在它们的发展历史中都有一种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高端”、“电商”、“出海”,这些在近几年火爆商业圈和母婴行业的几个关键词,他们都完美的运用到了。及时把握时代的命脉,并且发现自己的不足,缺设计就找设计人才,缺配套设施就赶紧配备上……即使已经是国内前列的童装重镇,却依然不会“自欺欺人”“一叶障目”。它们未来还会有更好的发展,更强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童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