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制定和各项政策的完善,还有二孩政策的实施、消费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营养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在逐渐提升,在营养品的喂养方式上更加科学细致。能感受到近年来,营养品需求的日益增加。
但在这之前,中国母婴消费者对于营养品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是被动的,并且缺乏科学、专业的营养指导和建议。
且从目前线上消费数据来看,孕产妇营养品和婴幼儿营养品销售状况都比较好,婴幼儿营养品线上市场规模目前已超辅食。
同时CBNData《天猫孕产报告》显示, 孕早期和孕中期消费者在营养品的消费支出相对其他阶段更高,孕中期营养品消费金额占比尤为突出,而快速增长的营养食品受到90/95后孕产妇的欢迎。
01
婴幼儿营养品比例上升
随着我国消费者育儿观念的变化,当前国内提倡优生优育,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母乳喂养是健康的首选保障,但6个月后,需要补给一些必要的营养品,才能满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而且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因此,消费者更愿意给孩子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据媒体报道,尼尔森中国区总监唐东先生介绍,目前中国的婴幼儿营养品行业正呈现低龄化、细分化、进口化、消费升级四大特点。
根据尼尔森母婴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有42%的宝宝父母在宝宝0-3个月阶段第一次购买婴幼儿营养品,到2018年已提升到48%,低龄化初现。
此外,截至2019年3月,针对于1岁以下宝宝的补充营养的泥糊食品在全国母婴店市场有超过32%的增长,增幅领涨尼尔森定义的婴儿营养食品。
细分化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父母们的购买过程中,产品包装上的成分原材料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婴幼儿营养品时的影响比例,从2017年的24%上升至2018年的33%,在营养品的购买决策树的重要度仅次于品牌。”
从最基础的保证骨骼健康的钙铁锌,到改善免疫力的益生菌,再到明目益智的DHA等成分,消费者都有更科学细致的关注。
根据《2018中国母婴营养行业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妈妈都选择了“宝宝成长过程中,最关心的就是宝宝的全面营养”。这说明父母对宝宝不仅仅是基础的体格发育有要求,对免疫力、脑力智力的发育也希望通过食品全面改善。
进口化即海外婴幼儿营养品品牌增长迅速,据尼尔森2018婴幼儿消费者报告显示,海淘或海外购入婴幼儿产品的渠道渗透率从2017年的13%提升为14%。而对于曾经海外购入(非网上渠道)婴幼儿产品的消费者,购买过婴幼儿营养品的比例在2018年为24%,较2017年提升5个点。
另外,据天猫国际数据显示,在整体进口婴儿食品消费中,基础奶粉占比逐渐减少,而营养品占比快速提升。天猫国际婴幼儿营养品的销售额占比前五名品类依次为钙铁锌、维生素、DHA核桃油、益生菌和鱼肝油。
02
孕妇营养品已成刚需
据2018年数据统计我国兔唇儿突破170万,每年婴幼儿神经管畸形发病率在万分之5。这个数字已经引发政府的高度关注,要求医院系统在给孕妇做检查的时候,强制某些营养的摄入,比如叶酸。
通过多年的教育,逐渐形成意识。孕妇在怀孕期间,对自身营养摄入已非常重视。
孕妇营养的摄入会直接体现在孩子大脑发育是否成熟、身体发育是否发生畸形等等。
特别孕早期是胎儿发育的重要阶段,很多孕妇会通过一些营养品、复合维生素来补充叶酸、DHA、维生素来预防降低神经管畸形、胎儿唇裂发病率和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孕妇营养品已成刚需。
随着新一代人群步入适育年龄,85、90后成为了母婴市场的主要占据力量。妈妈们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提升,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多样化,为降低胎儿发育不完善的发病率,越来越多的妈妈在孕妇营养方面投入更多的支出。
根据《2019孕产行业消费者洞察及品类发展趋势报告》显示,80前孕妇群体在营养品上的购买占比非常微弱,反观85后、90后孕妇群体对于营养品品类更加青睐,成为了主要消费群体,购买力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母婴行业竞争逐渐加剧的今天,从怀孕到生产的这个阶段已经成为延长母婴营养品的消费周期的必然走势。
如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追求营养、健康、高端品位的产品,眼界更为开阔,对待产品更为挑剔和谨慎。这也对产品的创新和改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所有企业来说,丰富产品组合、缩短产品创新周期、应用数字营销、提升服务水平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