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视哪些领域的肃清合规发展,都会成立专项小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比如保健品的“百日行动”专项整治营养品市场。公司对于那个栏目或者项目要主推,也会立项,成立专门的小组推进。
专项是可以聚焦,同时专项组内的成员,可以高效地集中精力来研究一个项目,更专注专业,事半功倍。
同时,从消费者角度看,专区、专项、专员、专柜、专卖等,都给人一种非常专业的感觉。因为进到一定的专业环境,心理上自然就觉得在这里是可以得到专业的服务,像孕妇装专卖、玩具专卖、奶粉专卖、化妆品专柜等等,都是专业的体现。
而母婴店做营养品,也出现了专业分区的示范。
最基础的陈列要求是,营养保健品售卖专区必须表示清楚“保健食品区”,这是终端陈列的硬性要求,提醒大家这个区卖的都是营养保健品。
这个是必须的陈列,不过,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笔者要说的是,在门店内把营养品当做专卖来做的现象。
第一,专柜陈列。很多营养品都是与零辅食、奶粉混着放的,连个专柜都没有,只有货架上的几行产品,陈列面积非常小。
营养品做得好的门店,基本的表现都是有专柜陈列,营养门店的营养品销售氛围。
我们走访中看过很多门店,不乏有连锁门店的代表门店,整整一面墙都是营养品,有的按照品牌陈列,有的类别陈列,总之非常壮观,这样的门店,营养品的销量自然是很大。
第二,专区陈列。专柜有了,但专柜在奶粉、纸尿裤的陈列中,只有一组货柜,环顾四周刚需,很少有人能注意到中间“孤岛”的营养品,看到也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去了。
所以就有门店调整陈列方式,以大比例的专区来陈列营养品,场景化陈列,有微生态的模型,辅助理解益生菌;有营养知识的展示,温馨提示用法用量等等。
通常这样陈列需要兼顾各种细节,门店大都会有专员管理,或者是和代理商品牌商共建的品牌专员,或者是自己门店员工,主推精力在营养品专区。
我们在山东就见过一个门店,还是跨界来的,原来是做服装的,100多平一年营收在100万,而前两年开始关注到营养调理,在门店中划出2平米的专区,老板亲自坐镇,一年就这2平米的营收,就比100多平的服装还要多。
第三,“店中店”模式。为了更加专业,有门店也开启了“店中店”模式,门店有专区来打造健康管理中心、药浴中心,进去之后,有专门的营养师手诊面诊,有一张简易的床,周围陈列的是与之匹配的营养品,消费者进去这个空间,自然而然对专业的营养师请教咨询。
还有个店,把这个专区做成了喝“喝茶室”的感觉,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在熟悉生活饮食和作息规律过程中,就对谈话者的健康状况有了基本判断。
这种模式是专柜、专区、专员、专卖的一体,也更大程度体现了门店的专业。
营养品在门店陈列的方式,决定着门店对营养品的重视态度,也反过来体现着门店售卖营养品的专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