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我受邀参加中童传媒的江苏峰会,很多传统门店的老板跟我讲焦虑,我真的没有特别深的感受。
优可齐遍布全国17个省,3个直辖市,大概100家店,创业六年了,直到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我才完全感觉到母婴行业是变天了。因为第一季度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同比增长,但二三季度都是下滑的。
这场龙卷风已经不区分传统母婴还是精品母婴了,都一网打尽了。
母婴门店市场已经从存量市场进入到减量市场。
2021年,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而2021年疫情又加剧了零售线上化。2020年之前已经出现了淘宝直播,当时很少有人去看,但在2020年之后越来越多直播和抖音等平台都开始冲击线下了。
一些直播间原来是有价格优势的,但今天已经没有特别大的价格优势,而顾客依然在直播间下单,这是非常可怕的。抖音直播对我们的冲击很大。
目前母婴行业的现状,不再是把隔壁的实体店同行熬倒闭,就能活得很好。
相反,我特别特别希望我们的实体门店店主,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一起熬过这个寒冬。只有大家都熬过寒冬,才能够看到整个市场的希望。
零售的三个变化
先分享一些我对零售变化的看法。
第一是场景化,零售包括母婴门店一定要从价格导向转向场景导向。我们除了去打价格战之外,是否还能提供更多的场景呢?比如进行线上直播,或者是创建自己的线上商城。
第二是数据化,做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抖音兴趣电商做得非常好,我自己也有很深刻的体验。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抖音商城会给我推荐一些产品,如孩子的育儿书籍《怎样把话讲得新颖》等等。
第三是客户群体社交化。目前精品门店做得非常好,而且有自己的社群和店铺微信朋友圈。但是,当所有人都有群的时候,群的功能就会越来越淡化。社群和朋友圈怎样更多地提升我们客户黏性,也是更大的挑战。
人货场的变化
首先是消费者不一样。
我是86年的,但现在很多宝妈90后95后属于是Z世代,如何把握好他们的喜好,是一个挑战。
这类消费者有个自己的主张,不会轻易被种草。她们不满足单一场景、线下不是唯一的选择。
Z世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但遗忘能力也特别强,没有品牌忠诚度。
其次,精品店的“货”做得比较好。我们20%是零辅食,30%是用品。
最后,是我对“场”的理解。我们肯定要去做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营销。不光把实体货架布置得精美,还要去线上去抢流量。抓住每一次线上盛会,分到属于实体电商的一杯羹。线下实体门店要行动起来,摒弃焦虑,全面进军新媒体,到线上把我们的客户抢回来!
门店运营的方向
第一,要找准自己的门店定位。
不管是传统店还是精品店,我们都要放弃唯商品论,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服务业态,包含但不限于小儿洗澡、游泳。
这些服务是在促进你跟消费者建立情感,甚至跟宝妈处成好姐妹,给客户带来的不仅是满意甚至还有惊喜。
第二,深度的会员营销。
现在整个母婴行业进入到减量市场,我们要争取每一位客户,除了做好拉新、留存、转化,最重要的是要深度挖掘客户的全生命价值,提高单客运营能力!
第三,品类规划先行。开店就要做精细化的运营。现在降本已经很难了,我们一定要做好增效!
因此,我呼吁一些品牌商和大的经销商,能够更多地去关注一些精品店和小型连锁,给予他们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品牌比较小或者比较聚焦,反而更容易产生一定的客户黏性,除了能给品牌带来销量,还会有种草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母婴行业不可能成为夕阳产业,未来一定是区域高端化、品质化、专业化。但我们也要明确,今天很困难、明天很痛苦、后天会很美好!我们需要凝聚行业智慧,不断提高对单店的认知,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寒冬,推动这个行业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