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门店里,从来没有顾客来问有没有活动,打不打折这样的话。”西南地区一精品店老板说,“这些情况根本就不会发生在营养品品类上。”
对于精品店来说,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但是对于一些传统母婴店,他们仍然还在以卖奶粉的方式在卖营养品。
在记者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母婴门店对于营养品的态度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靠专业取胜,有的仍还停留在单纯的爆破上。
西南地区的这家精品店就是以专业取胜,营养品的占比能达到60%,算上老板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是店长和店员同样专业。
代理某品牌的渠道商带着营养师到门店推产品,店长问了营养师两个关于产品的专业问题,被问的直接愣在原地,代理商也是很尴尬,和营养师说下次把专业知识整理好了再来。
“低端的客户舍不得花300多块钱买益生菌。”
的确如此,凭着专业的知识,精品店的营养品从来不愁因为价格带高而卖不出,因此也不会为了销量而做爆破活动,浙江一精品店一个月就能卖出1500支的益生菌。
相反,越是不怎么专业的门店,对于营养品的爆破越频繁。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爆破指的是平时卖不动营养品的传统母婴店。这部分门店能够认知到营养品的毛利高,并且正在成为刚需品类,奶粉和纸尿裤没有更高利润空间,但是没有从专业角度去进行自我提升,而是开始做营养品的爆破。
这样的做法不是个例,为了实现一个阶段的销量突破,通过降低营养品价格,赠送各种礼品来实现,一次爆破的销量,相当于之前几个月的销量。
重点是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解决方案的售卖方式,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如果日常没有做消费者品牌教育的话,仅仅通过爆破营销做销量,做完后面几个月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销量了。
并且这种“粗放式”的销售,门店根本无法有效了解用户需求,找不到自己的核心客户,通过低价、活动引流来的顾客也不会是忠诚客群,像精品门店一样,真正愿意付费购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顾客才是门店忠诚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