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市场开始不断在销售人群上进行细分,目前,除了发展较为出色的儿童零食外,孕妇零食也开始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且一些主营孕妇零食的品牌开始出现,个别企业被资本助推着,也足以证明该市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但也因为初步发展的原因,孕妇零食想要拓展市场还是有一些困难,比如市场认知度较低,对于这些新兴品牌而言,在渠道布局和扩展上需要下足功夫。另外,随着结婚率和生育率逐年降低,这一市场的可拓展空间也在不断减少,并且孕妇怀胎十月,销售周期也并不长。而孕妇零食的自身优势不明显,性价比较低,均成为了阻碍孕妇零食发展的绊脚石。
孕妇零食品牌日渐增多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休闲零食的市场规模达22065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7281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截止2020年一季度,我国休闲零食CR3为28.29%,同比增长2.12%,CR5为31.61%,同比增长3.33%,CR10为35.55%,同比增长3.31%,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随着零食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这一领域也开始进入品类细分环节,从开始的儿童零食,到现在孕妇零食也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出现在市场中。
比如孕味食足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贵州放心粮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孕妇膳食品牌,主要孕妈每日坚果系列、孕妈营养代餐粉系列、孕妈混合麦片(定制版)系列、孕妈梅子系列零食等产品以线上渠道为主。
该品牌2021年12月9日完成了A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洛克资本。据市面消息,该轮融资主要用于品牌提升、产品升级、渠道拓展等方面。
另外,梅朋友致力于打造天然、原生、无添加健康零食,据介绍,梅朋友团队的研发费用占比超10%。不久前,梅朋友旗下新品牌”馋酒窝“已经正式上线,梅朋友未来还计划针对“馋酒窝”的目标客户提供营养咨询类的增值服务,帮助宝妈了解儿童饮食营养搭配。所以该品牌在消费人群布局上较为全面,并非单纯经营孕妇零食这一领域。
除此之外,在孕妇零食领域有所布局的品牌还有妈咪日记、孕味食足、集上食品、野娇娇、数味坊、健元堂等。并且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秋田满满也在部分产品宣传上打上了“孕妇、营养”等字样,足以看出孕妇零食成为了各大辅食品牌或是休闲零食企业的新增长点选择。
18.2%的95后
孕妈孕期会购买孕期零食
据艾媒网数据显示,从2020年中国95后妈妈孕期产品消费高频比率数据来看,18.2%的95后孕妈孕期会购买孕期零食,其中孕期零食高频消费人数占孕妈群体的6.1%。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孕妇零食的购买率较低,主要还是因为这一领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知名度、消费认知度都较低,品牌在渠道拓展上会比较困难,所以现在大多数孕妇零食都布局在线上平台上,投入资金会相对较少些。
孕妇零食市场难以打开的原因还有孕妇的一些孕期反应,在怀孕期间一些口味的变化等。在孕早期由于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大部分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等症状,但随着妊娠反应结束后,体内的基础代谢率增加,孕妇的消化功能相比普通人增强,孕妇时常会出现饿的感觉,这时候孕妇需要及时补充能量。
所以孕妇零食在后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需要程度会更高一些,但可以看出孕妇零食在消费周期上是比较短暂的。另外,孕妇零食品牌在研发产品时需要更加注意孕妇的忌口和所需营养补充。
据了解,孕妇十月孕期有很多忌口,例如寒凉性质的食物螃蟹、甲鱼、冰镇食物有禁忌;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山楂、狗肉、桂圆、荔枝等,具有热性调味品芦荟、薏米、马齿苋、花椒、八角、桂皮、五香粉调和的食物等。
所以孕妇零食在创新研发中会更需要注重,产品的成分添加也需要更加严谨,这些都是孕妇零食品牌未来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结婚率、生育率持续降低
现在,孕妇零食市场规模还比较小,而且可发展空间也在不断缩小着。近几年不管是结婚率,还是生育率和出生率都呈现下降趋势。
据了解,我国2016年结婚人数开始下降至1142.8万对,2017年降至1063.1万对。2018年虽然继续保持在1000万对以上,但到2019年,就跌破了1000万大关,2020年中国登记结婚对数持续下降。据民政部数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763.6万对,比上年同期减少49.5万对。
其中,今年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网站发布,2021年全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居民13.27万对,创2004年以来全区居民登记结婚对数的新低。从2013年之后,全区登记结婚对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平均每天办理结婚登记607对,减少到2021年的364对。
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和养娃压力的增加,生育率也不甚理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孕妈人群规模达到1445万,预计2022年底孕妈人群达到1530万。
自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创下一个小高峰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连续“四连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人口较上年减少138万人。1062万的出生人口,创下了近年来新低,比2016年下降了43.6%。
随着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国家对于生育政策也在不断改善中。2021年5月,国家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因为生育率、出生率的接连下降,导致母婴市场的销售人群下降,对于整个母婴市场是不利现象,作为细分领域的孕妇零食,本身处于初步发展水平,市场体量微乎其微,可发展空间的持续降低,更是为孕妇零食市场发展提供了一定难度。
孕妇零食无明显优势
与普通零食界限不明确
根据《母婴消费新“孕”势——2020孕妇人群“精致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对于哺乳用品、孕期营养品、孕妇零食的购买率达到80%以上。80%的孕妈愿意为产品质量买单,67%的孕妈追求性价比。
但对于刚发展不久的孕妇零食而言,在卖点上并没有明显优势,大多数产品主打“无糖精、高蛋白、高纤维、高钙”或是“高膳食纤维、非油炸、0白砂糖、0代糖”等,但其实在营养方面并不比普通零食产品优秀,但价格却高出普通零食不少。
未来孕妇零食在提升产品性价比方面,主要还是提升产品的品质,根据孕妇人群的需求进行升级创新。比如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宜高糖饮食、不宜高蛋白质饮食、不宜高脂肪饮食、不宜高钙饮食、不宜食用霉变食品。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品尝食物更自然的美味。
而在营养需求上,大部分孕妇消费者不管是在备孕期间还是孕期,都会适量食用叶酸,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也推荐孕妇每天需额外摄入叶酸600ug。
除此之外,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GB31601-2015)显示,孕妇营养补充食品中必需成分有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叶酸及维生素B12,可选择成分有钙、镁、锌、硒、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泛酸、胆碱、生物素、维生素C、DHA。
不管是在“减法”还是在“加法”方面,孕妇零食均需要进行提升,只有整体的价值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自然也随之提升了。
安全问题能否把控?
孕妇零食市场规模较小,基本上品牌都会选择进行代加工,而多个代工厂曾因产品不合格被通报,甚至被罚款。
经过《母婴时代》查看,孕味食足藜麦水果燕麦片的生产商是汕头市双捷金雀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其酸枣糕的生产商是邵安县金三源食品有限公司,五香味牛肉粒生产商是阜阳市尚源食品有限公司,每日坚果的代工厂是贵州舌尖尖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孕妇豆浆的代工厂是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小米锅巴的代工厂临沂桥然食品有限公司。
2012年广州市工商局第二季度流通环节食用油抽样检验情况显示,汕头市双捷金雀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草本滋养枸杞燕麦片因大肠菌群不合格;东莞市尚凡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抹茶流心奶黄月饼因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被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5405元
另外,贵州舌尖尖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每日坚果(孕早期)曾在2018年被检测出霉菌超标;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在2019年被镇江市市场建都管理局抽检出生产的百合二氧化硫残留量不达标;临沂桥然食品有限公司更甚在2020年12次食品安全问题,委托其代加工的多家天猫旗舰店都存在产品质量指标不达标的问题。
一个品类在发展初期进行代加工是常见事件,代工厂也是助推这一品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前提是企业也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把控,并非将产品全权交付代工厂,企业只是进行贴牌处理。
当然,孕妇零食市场中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原因还有行业标准的不完善,据了解,我国现行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除了《GB 316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外,并没有关于“孕妇零食、孕妇专用膳食”的规定。
认知&浅评:孕妇零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个领域都处于探索阶段,外部影响有生育率降低,导致可发展空间呈现下降趋势,并且执行标准的不完善,入局门槛较低。另外,内部影响是企业自身对于基础的安全都无法把控,而在后续的产品卖点上也无明显优势,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对孕妇零食市场的发展具有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