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来了,“阳”来了,在疫情防控措施陆续放开后,各地或将迎来一个“阳”性爆发的高峰期,婴幼儿这样的弱势群体感染几率也将增大,宝爸宝妈们忧心忡忡,特殊时期,该如何养护好自己的宝宝呢?
01.
恐怖!可能80%-90%会感染
随着全国逐步放开,北京、成都、广州等各地的疫情不断蔓延,各地的医院就诊量不断上升,不少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外都排起长队,不光是白天,甚至半夜凌晨,都有不少排队就诊的患者。
在北京,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达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5-11日,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监测流感样病例数1.9万人,较上一周上升6.2倍。
有互联网医院数据显示,最近一周新增超100万人通过线上渠道看发热门诊,呼吸内科线上问诊量暴涨500%。
据相关报道,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内科门诊急诊量和发热门诊量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该院门诊部主任林燕说到:“特别是12月9日至12月11日(周五至周日)三天,发热门诊接诊量达到了800至1200人次,是上周同期的1.5-2倍。”
按照目前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的趋势,李兰娟、张文宏、钟明等多位专家作出研判本次疫情高峰可能会在一个多月内到来。而关于感染人数,在12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推出的“如何理性面对奥密克戎”专题报告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提到:“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同时还有不少网友表示,现在发烧太容易了,春运可能是“亿阳迁徙”。
可见,这一波“阳”不仅来得快,覆盖面也大。
那对于婴幼儿这个弱势群体来说,感染了新冠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说到: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大多数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常表现为轻度到中度发热,少数高热,可以有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者乏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多数在1周内消失。少数重症肺炎常在1周后病情进展,出现精神状态差、咳嗽加重、呼吸急促、低氧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部分宝宝容易发展成重症,病情也会比一般人进展更快,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
(1)早产儿、新生儿
(2)患有基础疾病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重度营养不良等
(3)患有代谢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脑瘫等疾病的孩子
对于这部分宝宝,家长一定要加强监护,出现症状及时住院观察治疗。
02.
如何“养”好宝宝不变“阳”?
自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很多家长开始担心自己的宝宝被感染,不知道感染了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更应保持镇定,不要把恐慌传递给宝宝,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和宝宝。
生活作息方面:
减少外出,宝宝及家长或其他同住人尽量不要去人群聚集场所,1岁以上宝宝外出时应正确佩戴大小合适的儿童口罩、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要触碰公共设施,不用手揉眼、鼻和口,正确洗手。
每天早中晚都应开窗通风,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可将宝宝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
取快递时注意安全,尽量避免与快递员直接接触,全程佩戴好口罩和手套,拆快递时最好在室外通风处进行,必须带回室内拆的快递,使用75%酒精/含氯消毒液对内外包装及拆快递的工具进行全面消毒,拆完后及时清洗双手。
坚持运动,改善心情,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
饮食方面:
宝宝要保证每天足够的奶量及营养成分摄入,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病毒会通过乳汁传播,宝妈如果感染了,可以将乳汁提前挤出用奶瓶喂给宝宝;在奶粉的选择上,可以侧重关注免疫方面相关营养素,如乳铁蛋白、核苷酸、益生菌等。
饮食要符合季节凉、燥的特点,注意滋阴、温补不点火。食疗上,沙参麦冬生地汤,罗汉果、霸王花、无花果、甘蔗等可以清热润肺,姜、西洋参、陈皮可用于祛寒。
疫苗方面:
3岁以上儿童应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未成年人需在监护人陪同下接种新冠疫苗。
3岁以下婴幼儿新冠疫苗还未覆盖,与孩子共同居住者及时接种疫苗,间接降低孩子感染风险。
宝宝防疫必备:
用品: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体温计,消毒剂,医用酒精,一次性手套,洗手液,喷壶
药品:家长可备一些感冒或具体症状常用药,比如儿童剂型的复方感冒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的儿童剂型,也可以相应准备止咳祛痰、抗过敏或者助消化、止泻药物。
另外,如果宝宝有身体不适,监护人可充分利用APP、微信小程序等形式,获取健康服务与指导、门诊预约诊疗、移动支付、网上查检验结果等智慧医疗服务,减少非必须到院内交叉流动感染风险。必须就诊时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按预约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减少在医院候诊时间。
03.
万一“阳”了,怎么办?
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重症率降低,但传染性依旧非常强。即便我们尽力做好防护工作,但是百密难免一疏,万一“阳”了,家长们可以从用药和护理两个方面来应对。
体温监测及用药:
对于儿童来说,轻症、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每天早晚要各监测1次体温,体温38.5℃以上或者有特别不适,可以服用退热药物,给药时应根据孩子年龄和体重,可参考下表。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剂量原则上以说明书为准,不要自行加药,切勿同类药物重复使用。
何时停药:退热药物主要是缓解儿童症状,减少不适感,因此当孩子体温稳定并低于38.5℃后可以不使用退热药(有热性惊厥史患儿低于38℃),但仍应随时注意孩子体温和精神状态,以免病情反复。
护理方面:
儿童感染后,家长应做好个人防护,分开吃饭,清洗消毒餐具;家长在接触孩子及其物品后应洗手和消毒;此外,家长及监护人也应监测自己的体温,如出现症状应及时隔离、休息。
如果孩子已满1岁,且过往身体健康,感染后家长观察到吃、睡、大小便基本正常,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那么即使有发烧、咳嗽等症状也可以居家隔离。提倡非必要不必去医院,过度预防和治疗反而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
居家期间,要保证休息,均衡膳食、充足睡眠、保持口腔健康、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尤其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热后,如果出现拒奶、发热超过3天,或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频繁呕吐腹泻等症状,都建议家长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总之,虽然这波“阳”来势凶猛,但是宝妈宝爸们不要怕,不要慌,理性科学地对待新冠病毒才能更好地保护宝宝度过“阳来了”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