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行业观点 > 正文
业绩回血!这些超市做对了什么可供母婴店“取经”?
行业编辑:林夕
2023年03月25日 09:07来源于:奶粉圈
分享: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0409亿元,同比增长5.0%;聚焦到零售业态,超市零售额同比上涨2.3%。从大环境来看,随着疫情放开,超市零售业似乎熬过了寒冬,但回到母婴行业,实际情况还是不够乐观,原因在哪?“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对一个行业的分析不仅要纵向深挖,更要横向对比,通过洞悉同为零售业的超市连锁转型道路或能给母婴渠道一些启发。

根据德勤发布的《2023全球零售力量报告》来看,全球250强零售榜单中,中国地区(含港澳台)共有15家企业入围,其中,永辉超市跻身前一百,位列第98名。结合永辉近期发布的2023年1-2月经营数据来看,其经营性净利润达到8.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约70%,一转先前的颓势。

放眼其他超市连锁,沃尔玛同样也有回血的迹象。据沃尔玛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增长13.5%,可比销售额增长13.3%。其中,山姆会员商店和电商业务持续表现出色,且大卖场业绩有所提升。再来看新零售业态,以盒马为例的生鲜超市,也在2023年初结束长达7年的亏损,宣布正式进入盈利阶段。

从2022年永辉、家家乐、人人乐等超市预告全年亏损到2023业绩开始复苏,除了疫情放开等大环境的助力外,这些企业在亏损期间做对了什么?如何修炼内功以应对不确定?从哪些方面降本增效?这些核心经营问题才是在现象之外可供母婴连锁迁移的本质。

作为超市业态中传统商超和新零售的代表,一方面,陷入“中年危机”的永辉超市,刚从2022年27.4亿的巨亏中复苏;另一方面,初出茅庐7年的“小将”盒马也终于迎来了全面盈利。在这个关键阶段,借由对其战略方向的分析,我们发现,二者挺过寒冬的共性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增加自有品牌占比,搭建合理的商品矩阵。据CCFA发布的《2022连锁超市经营报告》显示,超市百强企业平均拥有自有品牌商品SKU数近千个,搭建以自有品牌为主的商品矩阵是连锁商超的盈利之道。以盒马“日日鲜”为例,其拥有400多种商品,自有产品销售占比高达35%,甚至超过了Costco的25%和山姆的30%。而永辉在自有品牌的打造上则走的是多品牌多品类的特点,生鲜直采占比超60%,食品用品垂直供应链超50%,并拥有永辉农场、田趣、馋大师、优颂、Ofresh等多个品牌……仅除夕期间,永辉自有品牌销售额已近1.5亿元,同比增长111%,从源头保障利润。

第二、关闭亏损门店,调整门店类型。尽管2023开年消费数据呈现复苏态势,但降本增效仍然是各大商超的主旋律。一方面是调整不盈利门店,闭店轻装上阵。无论是永辉三年闭店近400家,家乐福从2019年至今关了100多家店,沃尔玛2021年至今关了超过45家店,近年来的大型商超闭店情况并不罕见。

另一方面则是积极拓展门店类型,在重资产的大型商超之外,开拓出社区店、mini店、会员店、奥莱店等全新业态。正如杭州联华华商集团副总经理朱敏所言,“离社区越近,离竞争越远。”当传统商业模式不再适合Z世代消费者的需求时,商超零售必须寻求全新出路,通过邻里化,社群运营差异化等手段打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业态。

第三、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和中台,提高效率。自李松峰执掌永辉以来,从2021年就开始推行数字化改革,历经了两年多的沉淀期,直到今天才卓有成效。其数字供应链体系推翻以往的经验式订货,用数据作为支撑,可以做到订货需求有数据支撑、缺货清晰可见,最终提高店内的周转效率。同时,通过数字中台系统,永辉也在践行3个30%的目标,即坪效、人效、品效分别提升30%,这是永辉迎战2023的关键之举。

那么,透过超市的“御寒之道”,母婴连锁如何从中取经并应用于自身呢?

首先,调整商品结构,增加自有品牌。相比商超的自有品牌占比,母婴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在奶粉上选择通货+自有的产品组合外,门店在整个选品结构上都要向自有化靠拢。正如奶粉圈走渠道时看到,某中型连锁的纸尿裤不仅有自己的自有品牌,还有大品牌诸如好奇给到的定制产品。奶粉之外,纸尿裤、棉品、零辅食都可以参照这个思路提升利润。

其次,优化门店类型,拓宽服务范围。针对效益不好的店面及时止损,切勿被“沉没成本”绑架。同时,在大店之外,积极尝试社区店、调理型门店等,降低重资产投入,稳住现金流。此外,参考商超切入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的思路,母婴店也可以思考自己在主营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如小儿游泳、早教、美容等都是可拓展的方向之一。但需注意,门店业务线的增减需与自身经营状况相结合,量体裁衣,审慎思考,避免贸然涉足反致亏损。

最后,重视数字化赋能。对于有实力的大连锁而言,其本身的数字体系较为完善,有利于实现对“人货场”的高效管理和会员体系的深化,这是属于他们的先发优势。而对于没有能力自研系统的中小连锁来说,我们也看到了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即融入大连锁与其共用一套后台体系,在降低搭建成本的同时也能更高效管理门店。

同时,除了自身数字体系的优化外,善用第三方数据平台对于渠道选品也非常重要。奶粉智库网&小程序“比奶粉”功能可以让门店直观看到产品的优势。此外,平台每月发布的热搜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消费者的偏好,可供渠道参考,助力其布局潜力单品。

正如永辉CEO李松峰所言,“没有一劳永逸的调整,只有不断进化的组织。”无论商超还是母婴连锁,零售业态都要随消费者之变而变,在不断自我迭代与进化的道路上狂奔。在商业这场幸存者的游戏中,“落后就要挨打”,进化快者方能制胜。

美好景像、奶粉圈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