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有小的打法
独家奶粉往往都是走渠道推力这条路,那要不要建设品牌?
先说结论,独家奶粉需要做品牌建设。
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消费者迭代,以前是线下渠道为王,现在线下推完全没有品牌力的产品非常吃力,因为消费者买东西前要么是在小红书上做攻略,要么会习惯性在网上查查,网上有,才会安心买。
第二,奶粉市场在品牌化,这意味着中小奶粉品牌如果不进行品牌建设,或者开展些品牌动作,会被市场认为是杂牌。过了5千万、1个亿体量的奶粉品牌,就必须要开始做品牌建设了。
只是,不同类型的独家奶粉,需要不同的品牌建设思路。
第一类,头部品牌如三大国粉、老四大粉的副线品牌,这样的产品线有品牌背书,有利润保障,“背靠大树好乘凉”,可以不用单独做特别多的品牌建设。
头部品牌的主品牌,长期持续做大量的品牌建设,投入大量的品宣费用,开展综艺、影视合作提高曝光,请明星代言人等品牌建设动作,这些都能够带动副线品牌的声量扩大,推动副线产品的销量提升。副线产品需在产品卖点上建立差异化优势,降低消费者选择难度。
第二类,准一线或者强二线品牌的副线品牌,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做品牌建设。
本身主品牌的影响力有限,整体的体量和规模有限,再单独去做副线产品的品牌建设更加困难,可以聚焦区域基础面,利用团队优势和渠道基础,采用经济高效的品牌推广方式,比如评测、新式妈妈班、线上达人种草等方式,一域一策做优势区域市场的氛围,拉动销量提升。
第三类,独立的中小奶粉品牌,严格做好控区控货控价,有余力布局线上种草。
前不久有中小奶粉品牌开经销商大会就表示,会坚定做好渠道赋能型品牌,但同时会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做产品种草,降低门店的推销奶粉的“隐形成本”。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建议中小企业主打品牌,首先要扎实做好渠道建设,灵活开展创新型活动进行消费者教育;其次就是加快转型,发掘和领跑新增量赛道;第三,做好产品的定位和价格体系,利用线上平台做些种草,可以被消费者简单搜到。
你能把独家奶粉卖出去吗?
独家奶粉的底层逻辑在于产品控区控货,人无我有,能够保证比较理想的毛利空间。但是问题也很明显,人无我有的代价就是品牌力弱,从纸面数据看,一罐独家奶粉可以赚80甚至100,但是终端卖不出去,一切都是0。
这就对母婴零售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是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人口红利期,很多导购觉得自己很会卖奶粉,如今看来,人口红利带来的加成更多一些。
专业能力分为两大方向,一方面是营销能力,另一方面是母婴专业知识,即解决育儿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终端维护客情的能力。
在中国的母婴零售终端里,有大量的单店或小系统具备大型连锁系统求之不得的客户黏性。包括夫妻单店、健康调理门店、精品店等等业态。
客户黏性源自哪里?
说白了就是对单个顾客投入大量的精力。
对于追求效率的连锁系统,将精力持续投入到一个客人身上,这一点很难做到。这样的店客关系,宝妈凭什么从你那里购买她完全不了解的独家奶粉?
第三是打造零售终端的品牌力。
思路非常直接,既然产品没有品牌力,那我通过终端的品牌力补强不就好了?
这是当前很多中大型母婴连锁和超级单店在做的事情。一位连锁系统的老板就曾非常直接地表示:“我要做母婴行业的名创优品”。又比如,近年来再度兴起的实体零食业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等等,他们不需要产品引流,他们本身就自带流量。
这类的零售终端非常积极地拥抱独家奶粉,除了利润考虑,还有就是打造零售品牌力的考虑,人无我有的产品,反而能够成为零售系统的一张名片,强化零售系统的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