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主要产品增速放缓,妙可蓝多卷入业绩失衡困境
行业编辑:林夕
2023年06月20日 09:00来源于:mymilk365
分享:

5月31日,上海妙可蓝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公告称,妙可蓝多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拟聘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毕马威”)为公司2023年度财务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在此之前,妙可蓝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利安达”)。值得一提的是,利安达已为妙可蓝多提供了7年的审计服务。但在此期间,妙可蓝多的业绩变化并不稳定。

1

一季度持续不盈利

股价下滑、评级下调

财报显示,2016年-2022年,妙可蓝多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1.76%、91.96%、24.82%、42.32%、63.2%、57.31%、7.84%;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1.72%、-86.72%、148.69%、80.72%、208.16%、160.6%、-12.32%。

但事实上,随着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中国乳业细分赛道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就包括奶酪行业。

众所周知,奶酪是由全脂奶添加不同菌种发酵后的产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乳制品产量为3117.7万吨,同比增长2.84%。在此环境下,众多奶酪品牌先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奶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1亿元,而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除妙可蓝多外,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企业都开始深耕奶酪行业。

但是,在广阔的奶酪消费市场,作为“奶酪第一股”的妙可蓝多,却陷入了增长乏力的瓶颈。

前不久,妙可蓝多公布了2023年一季报。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下降20.47%;净利润2420.23万元,同比下降67.08%;扣非净利润586.88万元,同比下降91.47%;毛利率32.69%,同比减少6.13个百分点。

受业绩影响,妙可蓝多在公布一季度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其股票一度逼近跌停。东方财富平台显示,4月26日,妙可蓝多收盘价为25.24元/股,盘中最低达23.47元/股,市值约为135亿元。随后,高盛将妙可蓝多评级由“中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17.4元。

在此之后,该公司股价持续下滑。截至5月30日,妙可蓝多收盘报22.84元/股,跌1.08%,总市值约117.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妙可蓝多股价约为30元/股-35元/股,于2021年5月31日,其股价更是达到84.5元/股。

在股价达到“顶峰”的时候,妙可蓝多的业绩增速曾经也是十分亮眼的。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妙可蓝多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247.12%。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公司净利润增速仅有18.03%。到了2022年三季度末,其净利润涨幅仅有0.21%。

从妙可蓝多公布的2022年年报可以看到,期内公司营收约48.3亿元,同比增长7.84%;净利润1.354亿元,同比下降12.32%,扣非净利润6692.4万元,同比下降45.14%。

大望财讯注意到,妙可蓝多有近半净利不是来自公司主营业务。据悉,于2022年年初,妙可蓝多用于结构性存款理财投资的金额共有5.5亿元,但截至年末,该公司共购买了17.93亿元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从投资收益来看,妙可蓝多2022年新增约6416.84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3664.52万元,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2243.9万元。

虽然妙可蓝多在“理财”方面得到了回报,但其业绩整体下降却是板上钉钉。对此,妙可蓝多将其归因于“交通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消费疲软等影响”。

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大望财讯表示,2021年-2022年奶酪原料价格确实出现大幅上涨,涨幅甚至超过30%。所以对于整个食品行业来说,去年一年是成本高涨的一年,因此会对像妙可蓝多一类的奶酪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再加上2022年奶酪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销售费用也出现明显增长,这也对净利润变化带来很大影响。

2

去年营销费达净利润九倍

高毛利产品增速放缓

据了解,妙可蓝多为了换来市占率、业绩等数据的增长,已经连续几年将大笔资金砸进营销宣传。据悉,该公司曾将儿歌《两只老虎》改编为15秒广告歌,先后在央视、多个地方卫视频道的黄金时段,城市楼宇的电梯间中高频滚动播放。此后还邀请了孙俪为其代言。

通过年报可以看到,2017年-2022年妙可蓝多销售费用分别为1.23亿元、2.05亿元、3.59亿元、7.11亿元、11.59亿元和12.19亿元。于2022年,妙可蓝多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21%,占全年总营收的25.24%,是当年净利润1.354亿元的九倍,待摊广告费也由2022年年初的902.1万元,增至2022年年末的1725.86万元。

在大手笔营销过后,妙可蓝多在2021年以27.7%的市占率超过知名奶酪品牌百吉福。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曾公开表示,从2018年到2022年,妙可蓝多在中国奶酪行业的市占率从3.9%提升到了35.6%。

据大望财讯不完全统计,妙可蓝多在2017年-2022年期间实际营销费用已超过五十亿元,但最终还是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年报成绩单。对于妙可蓝多所说的“公司核心业务收入稳健增长”,也有越来越多人提出质疑。

从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妙可蓝多核心业务中的奶酪业务实现收入38.69亿元,同比增长16.01%,但毛利率减少7.78个百分点至40.73%。公司贸易业务实现收入约6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2.20个百分点至6.10%。公司液态奶业务实现收入约3.49亿元,同比下降18.86%,毛利率同比减少5.12个百分点至8.61%。

分拆其奶酪收入可以看到,2022年妙可蓝多的即食营养系列收入为24.99亿元,占奶酪营收的64.61%,毛利率为51.23%,较去年同期减少4.21个百分点;家庭餐桌系列收入为5.44亿元,占奶酪营收的14.06%%,毛利率为11.64%,较去年同期减少1.44个百分点;餐饮工业系列收入为8.25亿元,占奶酪营收的21.33%,毛利率为7.1%,较去年同期减少7.89个百分点。

于2023年第一季度,妙可蓝多主营奶酪业务收入8.11亿元,同比下滑22.15%,环比下滑10.83%。不仅如此,该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更是达到了98.90天,而去年同期为58.00天。

在妙可蓝多还未扭转亏损现状的时候,奶酪市场激烈的竞争更是让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3

奶酪行业同质化问题严重

目前来看,市面上销售的奶酪产品包括奶酪棒、奶酪条、奶酪酸奶、奶酪蛋糕等,其中奶酪棒是最先带动国内零售奶酪市场的产品。除了百吉福、安佳等外国品牌,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老牌乳企也纷纷布局这一赛道,另外还有奶酪博士、认养一头牛等新兴品牌不断涌现。

中国经济周刊等报道称,在低温酸奶表现疲弱、婴幼儿奶粉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奶酪成了为数不多跑赢乳业大盘的细分品类。

以头部乳企伊利为例,在2022年8月31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伊利曾提出要“成为奶酪第一品牌”的目标。在2022年年报中,伊利提到,公司奶酪业务较2021年增速在20%以上,该业务终端市场零售额份额比2021年提升了3.5个百分点。

在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看来,中国的奶酪市场近年来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高速发展、高速扩容的阶段,这一方面是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国民对于乳制品的认知不断深化。此外,奶酪的高毛利等特点也是企业们持续加码的重要原因。

但在奶酪行业高速发展时,众多品牌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产品包装、卖点等方面的同质化问题。为了在众多奶酪品牌中脱颖而出,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乱象开始频频发生。就在前不久,“因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被罚的奶酪博士,又陷入“第一口奶酪”纷争。

据了解,奶酪博士在宣传旗下产品低盐高钙小圆奶酪时标注了“宝宝的第一口奶酪”、“专研0-6岁宝宝真奶酪”字样。但根据《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辅食营养补充品》等规定可知,婴儿指0—12月龄,幼儿指12—36月龄,即3岁以下的宝宝属于婴幼儿。也就是说,该款产品虽然建议婴幼儿食用,但并没有按照婴幼儿辅食标准生产。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指出,奶酪博士“宝宝的第一口奶酪”所用的宣传语是不科学与严谨的,是个虚假广告,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除了虚假宣传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安全永远排在首位。可是,妙可蓝多却多次因食安问题被消费者投诉。通过黑猫投诉可以看到,截至5月30日,妙可蓝多共有百余条投诉,其中被投诉频率最高的产品就是奶酪棒,投诉理由包括奶酪棒中有褐色不明物质、头发等,还有产品在保质期内出现变质、有异味、发霉等情况。

mymilk365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