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后奶粉时代,必须要看前奶粉时代、中奶粉时代。中国奶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第一,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2004年以前,中国奶粉市场份额总共不到150亿元,当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70亿元,今年有近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就是因为大头娃娃事件教育了中国父母“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有本质区别,婴幼儿必须食用专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才能保证健康成长。”从那时起。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呈井喷式发展,到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4年时间,很多奶粉品牌快速发展。比如圣元,从2004年销售额3亿元左右,发展到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近20亿元,如果不发生三聚氰胺事件有可能全年突破50亿元。包括伊利、雅士利、贝因美等,他们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从两三亿元开始快速地成长和发展。
2008年以前,基本上是国产奶粉的天下,进口奶粉那个时候的市场份额占比非常低。从2008年到2013年,婴幼儿奶粉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拐点。2008年以后因为中国的国产奶粉信心受损,导致进口奶粉一路高歌,美赞臣、惠氏、雅培等进口品牌高速增长,去年惠氏做了80亿元左右,美赞臣70亿元左右。
2013年许可证审核,当时正在发生什么?配方注册、跨境购、百元大战、电商冲击、产能过剩,这对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跨境电商问题。今年准确的数字,现在每个月已经达到17亿元,什么概念呢?一年接近200亿元的市场份额,占了奶粉总量的20%,而且还在快速地增长。如果大家留心的话,前些时候蜜芽宝贝在上海和全球六大国际品牌公司进行了签约,直接把他们的产品打到国内来。有人在预测,跨境电商奶粉份额到今年12月份有可能会超过30%。如果跨境电商产品占比超过30%,对婴童店和国产奶粉厂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内品牌都在国外陆续建厂,到明年这些工厂陆续全部投产。据不完全统计,投产之后,整个奶粉的产能会新增46万吨,现在中国一年卖70多万吨婴儿配方奶粉,新增产能40多万吨后会发生什么?供大于求。配方注册、跨境购、百元大战、电商冲击、产能过剩,将是整个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又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标志着整个婴幼儿奶粉进入了后奶粉时代,非常显着的特点就是行业的高度整合。